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_4444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_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_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絲綢文化
當前位置:首頁 > 絲綢文化
朱劍鳴:古織機文化的守護者

 

 

 

雕花織機

 

 

做臺織機紡紡布

文/陳曉雯

竹籠機、絹織機、羅織機、緙絲機、漳緞織機、云錦織機……這些古人所使用過的織機模型,都可以在北園新村朱劍鳴家中的工作室里找到。“我一般都是按一定比例復原的,這些模型如果放大幾倍,就是真正的織機。”朱劍鳴指著每張織機上的一段未織完的布介紹道。此情此景,讓我們猶如身臨明清時期蘇州絲綢業“東北半城,萬戶機聲”的繁榮境地。

 

立織機(1

 

立織機(2

 

北京APEC會議掀起了宋錦的熱潮,也引起了人們對宋錦的關注。宋錦精密細致,質地堅柔,對稱嚴謹而有變化,豐富而又流暢生動,富有明麗古雅的韻味。我國古代的紡織工藝技術十分發達,精湛的絲綢著稱于世。這除了我國手工業勞動者的技術高明外,紡織工具的發明和不斷革新也起了很大作用。在宋錦還沒這么火熱的時候,朱劍鳴就已經著手恢復傳統宋錦織機了。

 

江西夏布機

 

太倉布機

 

朱劍鳴對古織機的認知和想法,從他1988年加入籌建不久的蘇州絲綢博物館開始。隨后一年,朱劍鳴每天都要和各種傳統織機打交道,時間一長,他發現傳統織機太大,一間展廳也放不下幾臺。憑著對古織機的興趣,朱劍鳴制作了第一臺仿古織機模型——約30厘米大小的云錦織機,這讓他欣喜了好一陣。1990年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托蘇州絲綢博物館代為尋找一種“夏布機”。最后,朱劍鳴和同事們在江西找到了這一古老織機。很多年后,朱劍鳴發現在相城區一個老阿婆家中,也有相似的蘇州腰機,那時阿婆的家人正打算拆掉這架閑置已久的織機。

 

蘇州腰機

 

朱劍鳴與蘇州腰機

 

腰機是最早的織布機。這種足蹬式腰機沒有機架,卷布軸的一端系于腰間,雙足蹬住另一端的經軸并張緊織物,用分經棍將經紗按奇偶數分成兩層,用提綜桿提起經紗形成梭口,以骨針引緯,打緯刀打緯。腰機織造最重要的成就,就是采用了提拉式織布機綜桿、分經棍和打緯刀。這種織機雖然很簡單,但是已經有了上下開啟織口、左右引緯、前后打緊等3個方向的運動,它是現代織布機的始祖。

 

漳緞織機

 

“當時給我最大的感觸,就是如果不重視,大量的傳統織機就會被毀掉。”回憶起往事,朱劍鳴感慨道:“最初僅僅是出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好,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,漸漸地由心底里迸發出一種希望將中國這一燦爛文化發掘出來,并將其發揚光大的想法。”織機不僅僅是紡織工具,更是一種帶有地域性的文化,各地不同的織機和當地的絲綢文化息息相關。

 

宋錦織機

 

朱劍鳴制作的織機

 

起初,朱劍鳴僅僅想把蘇州當地的織機復原出來,后來他漸漸發現,萬千織機的起源都一樣,只是在歷史發展中分流開來了。因此,朱劍鳴萌生了要復制出中國56個民族織機的想法。為此,《天工開物》、《梓人遺制》等古代技術專著成了他經常研究的書籍,盡管文言文晦澀難懂,他為心中熱忱努力攻破。朱劍鳴還經常請教一些權威專家,有些古代織機在一些偏遠少數民族地區才能見到,他就自費去尋找、購回,再復制。“這是搶救,為了責任感,才去做這件事情。”

 

繡架

 

朱劍鳴的工作臺上,堆滿了各種制作工具、材料、資料和一些未完成的織機零件。在過去的20多年時間里,他已經復原了近百種古代織機。在他看來,復原古織機,工藝上并不存在什么問題,難的是讓這些“老古董”動起來,實現其織布功用。其復原的雕花織機獲得了首屆中國(蘇州)民間藝術博覽會金獎。

如今,朱劍鳴已是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織機制作技藝傳承人了,但他想要做的,還有很多。

 

 

朱劍鳴工作圖

 
[!--pape.url--]
主辦單位:四川省絲綢協會、四川省絲綢科學研究院、四川省絲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四川省蠶桑絲綢生產力促進中心
地址:成都市金仙橋路18號 聯系電話:028-87667284 E-mail:scsilk@21cn.com
Copyright © 2011 四川絲綢網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:
微信公眾號,掃一掃